《媽,我給您復仇了》劇情簡介
媽,我給您復仇了是由執導,主演的一部都市腦洞。主要講述了:
《媽,我給您復仇了》相關評論
![](/upload/vod/20240713-2/b9831f703925ad254818d462c28beafd.jpeg)
雀仔
先自首我是香黨,但看完不喜歡的根本原因不在此,而首先是劇情非常刻意、勉強地追求每個人物都能受到治愈的所謂“Good End”;其次是為了鼓搗出這個“Good End”,人物集體刻板化蒼白化,成為提線木偶,喪失原有的魅力。而最令人反感的是居然出現“兒子給父親心理治療”這種現實中近乎不可能的一廂情愿情節。這情節完全違背人類社會、特別是東亞社會父子關系的實際:父親是不可能被兒子靠嘴炮說服、承認自己錯誤的。兒子戰勝父親,從來都不得不依靠壓倒性的力量。庵野大導演,不是只有你老了,我們觀眾也老了,難道還需要看樣板戲聽你講人生大道理?你翼贊的安倍首相已經橫死街頭了,建議你也收斂點。
![](/upload/vod/20240714-1/fc2c09e3acedecf568d44bdac07a57af.jpg)
李子園
是親密,更是疏離。在性別細膩的流動下,影片關乎身份性別認同,友誼確認,和童年噩夢。一部情緒向電影,非常適合銀幕觀看,可惜并不具備影院放映條件。達內兄弟對于比利時法語片的拍攝、制作,影響深遠,本片亦為例證,手持特寫跟焦長鏡頭,在不穩定中,建構故事。開場的10分鐘美好,鋪墊接下來近90分鐘情緒壓抑。最后一個“回眸”鏡頭,望向的是觀眾,亦是一種沉默的反抗,這場流動在兩個男孩間的細膩情感,在眾人圍獵中變味、走向另一個極端,沒有一個人,是獨善其身和無辜的。那群好事的同學,像極了對同性不夠友好的冷峻社會。隨著年齡漸長,昔日密友因外界聲音非議,而漸行漸遠,直至悲劇發生,感嘆“人言可畏”,而影片并沒有矛頭指向和批判,更多聚焦在了活下來的小男孩,如何度過了這場煎熬的童年噩夢:性別的無法認同,與摯友的悲慘離去。